说起元宵节,人们自然会想到泗门的元宵灯会。泗门元宵灯会以其历史悠久、规模盛大、不断创新而闻名遐迩。诗人曾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的诗句来描述元宵灯会的盛况景象。
元宵节起源于古人对天体的崇拜。据司马迁《史记·乐书》里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太一”(又作“太乙”)即北极星。祭星在夜晚,须要张灯点火。开始时日子为正月上辛(正月第一个辛日),但辛日是不固定的,而望日(十五日)晚上月色灿烂,便把不固定的第一个辛日改为新春(正月)第一个十五,元宵习俗由此发展而来。明人朗瑛《七修类稿》载:“元宵张灯,诸书皆以为沿汉祀太乙,自昏至明,今其遗事”。
元宵节灯笼分割线
元宵夜张灯挂彩,南北朝时已在宫廷发展到民间,梁简文帝萧纲《列灯赋》描绘当时元宵情景:“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延安息,蜡出龙川。斜辉交映,倒影澄鲜”当时所点之灯有油灯、漆灯,也有燃烛,还有焚香。灯焰和蜡炬,火光和月光交相辉映,倒影于水中波光潋艳,颇为美观。
到元朝时,泗门就开始有龙灯会了,至今已有六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据清雍正谢起龙《东山志》记载:“元至正间(1341-1368)叶州判(叶恒)筑海堤成,居民建龙王庙(俗称龙王堂)于泗门之东北。每岁元夕,造龙灯以媚神,是泗门龙灯之始”。龙灯初时仅在大古塘上盘旋而已,明嘉靖十年辛卯(1531)元宵那天,文正公谢迁致老友朱东谷的七律诗云:“元宵华灯喧里巷,新春淑气满乾坤。追思归朋今无几,何日相遇倒一樽”。这首诗里可以看出,当年泗门元宵灯会已非常热闹。明嘉靖中期,吏部侍郎谢丕致仕归里,乃迎入街市,谓之穿三街(泗门集镇旧时有前、中、后三街)。又增制各种杂灯,多以人物故事为内容,如姜太公钓鱼、朱买臣负薪之类。而台阁灯则始于清康熙初年,亦名大灯,长有丈余,高如楼台亭榭。透过窗户,可见木偶戏舞于其中,而机关轮线则藏灯盘之内,外人所不能见。台阁灯备极工巧,仅一只灯就需花费数十成百金,极具奢华。
每年元宵灯会定正月十三日开灯,称上灯日,十八日落灯,前后持续六天。迎花灯则是在十五、十六两个晚上,花灯队伍先穿三街,后毕集于汝仇湖阜,各种花灯纵横蟠舞,映得湖水及岸边树木尽呈赤色。环湖观看者,每年不下万人。灯会期间,在大街上用毛竹搭过街牌楼,悬人物、鱼鸟、花果等各色彩灯于其上,谓之灯棚。而杨梅、荔枝则用炭屑和糯米汁制成,贯以铁丝,烧红后缀于枝上,游客骤然见之,几乎伸手欲摘。镇上各殷富之家,均重门洞开,并悬料丝明角于厅事,参差星布,宛如仙境。汝仇湖上各洲渚间,则遍燃荷花灯,还用木板钉住龟背,置鹭灯于其上,任其到处爬动浮游。灯会结束后,所有灯饰统一存放于谢氏宗祠东侧的停灯棚,待来年元宵再拿出来使用。
到清朝至民国初,每年的正月十五六,泗门的元宵龙灯会更是热闹非凡,晚上要穿三街。据《六仓志>记载:“灯彩的形色多种多样,有月桥灯、车船灯、荷花、石榴、杨梅、荔子灯;鹭灯、鳌灯,各种杂鸟走兽灯、龙灯、鱼身龙首俗称鱼化龙灯、走马灯、雷鼓灯、小灯扮传奇杂剧及耕织灯、台阁灯、还有灯上有旗竿,前后各二,皆是小灯,俗称高照”。
从“文革”以后,泗门的元宵灯会也随之销声匿迹,当作“四旧”被迫停止。改革开放后,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得到了恢复。镇文化站为展示传统元宵灯会的风采,请民间老艺人示范制作各色龙灯,接着发动各厂矿企业、中小学校师生制作各色各样的龙灯。1982年春节元宵灯会重放了光彩。自此至后有1983年,1984年和1985年,连续举办了四届元宵灯会,颇为热闹。特别是1984年的第三届元宵灯会,参加的单位杠头之多,出迎的龙灯种类之杂,吸引了数万观众,震动了姚西北大地。那次出迎的杠头有:木偶摔跤、舞狮、舞龙、绷龙、老虎、大头和尚、小头和尚、高跷、火溜皇、报牛、彩蓝船、粗细十番等。出迎的龙灯有:走马灯、狮子灯、纱船灯、马灯、龙灯、鱼灯、凤凰灯、五角星灯,还有泗门电镀厂制作的一只骆驼灯,比真骆驼还要大,他“走到”哪里,那里的观众就会发出“大骆驼来了!大骆驼来了!”的喧闹声。
更多精彩新能源信息,欢迎关注南阳股份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