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艺术风格的一大特征。而汉代不但延续和发扬前代优秀的艺术传统,并且大胆地吸取和借鉴外来艺术,以深厚雄大的气势展现出充满自信和创造活力的汉代精神风貌。
汉代雕塑在艺术选材上,巧妙地利用天然大体块石料的外形特点,综合雕塑艺术手法,运用线刻、浮雕等手段,展现出一种大气拙朴、传神写意、灵动浪漫、温婉恬静的美。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汉代艺术的审美情感,雕塑造型中充满了强烈的运动感和内在的力量感。汉代雕塑的初衷并不是单单为了审美的需求,更多的是在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信仰需求,而附加的审美功能,也使得汉代雕塑艺术特征在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与众不同的魅力。
汉代雕塑艺术的“拙”“大”之美
在汉代雕塑历史发展长河中,汉代雕塑艺术自身的整体风貌把握的是“拙”“大”,主要代表雕塑作品是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卧马(图1)。从霍去病墓石刻造型艺术审美特征中,可以看出石刻卧马展现出毫无装饰的大气与朴拙;从石刻卧马的造型及神情可以感受到静中有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突显汉代艺术的审美意识,折射出当时汉代雕塑艺术整体造型之中的一种大气与古朴笨拙相结合的动力感。从霍去病墓地石刻对象选用的大量动物题材,以及石刻卧马从形到神的静与动,可以感受出汉代雕塑艺术追求的精神层面是将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结合,从而表达一种道家对自然情趣的追求。与秦兵马俑雕塑不同的是,汉代雕塑艺术有自己的符号美学追求,当时的汉代雕塑并没有延续秦兵马俑雕塑通过写实表达雕塑艺术品质的道路,而是走向另一条创新之路,而这条雕塑艺术之路代表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方向的主流,就是从图像符号的视野来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汉代雕塑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线条美——粗实、拙朴,这种线条与造型折射出符号的意思,即为一种具有图像性、可模仿的符号呈现。汉代雕塑艺术线条的符号性代表的是对当时时代面貌的写照,而进一步探讨的话,汉代雕塑艺术是受当时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表达影响,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从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卧马可以看出,这一条条的雕塑痕迹折射出的大气而拙朴的美是汉代雕塑艺术不懈的追求。如此大气、拙朴的壮美,将汉代雕塑艺术要展现的张力和物象的生命活力追求到了极致,为当时时代的整体艺术审美风貌提供有力参考。为了达到朴拙雄厚的审美效果,当时的雕塑工匠们不仅特别着力于雕塑的总体气势美和总体动态美,而且尽力以大手笔雕之。因此,无论是艺术美学比例、动态,还是雕塑神韵,都竭尽所能地夸张。在选材方面,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大石块营造整体感,这是主张追求大气、拙朴美的结果。从当时汉代雕塑艺术总体造型上可以明显看到弧线造型的雕塑特点,这延续了青铜雕塑艺术的优点,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同时,在当时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汉代雕塑在选材方面主要挑选厚重的体量,采用大块面积的展现方式,不会去精雕细琢,只求大意蕴的表达方式,这也赋予汉代雕塑艺术风格一种笨稚、拙朴的大气美。
更多精彩新能源信息,欢迎关注南阳股份官方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商业美陈如何扩张对品牌的认可